点击数:1210 更新时间:2021-03-30
3月4日至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利明教授出席会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体系的建议》《关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发挥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的建议》《关于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提案》《关于建立线上青少年心理咨询问题平台的提案》,并联名附议了9个提案,将南艺人的声音带到了“两会”上。
会议期间,徐利明教授还接受了《人民政协报》《经济日报》《央视民生网》《人民艺术网》《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报》《新华日报》《江南时报》和《南京日报》等媒体的采访,我们来看看徐利明教授都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它伴随着汉字的发生、演化与发展,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传统艺术如舞蹈、音乐、戏剧、雕塑、建筑、绘画之中,无不蕴含着中国书法笔墨运动抑扬顿挫、虚实相生和结体布局纵横聚散、奇正相依的辩证规律,高度体现着多变和谐的美学原理。
新时代的书法艺术家,有志推动书法的高质量发展,就要立足传统,深入传统,不仅要在理论上深研传统,还要在实践上锤炼技能,使之达到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欲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书法艺术家端正对书法的态度与认识,不能热衷于为入选展览、获奖等投其所好、投机取巧,而是要静下心来在基本功上多做功课。
好作品耐看,是建立在基本功扎实、审美认识有深度的前提上的。如何处理好书法高质量发展与书法展览形式的关系?不是展览搞得热闹就能体现高质量发展。呼吁学者、书家不仅注重书法的艺术形态,同时要注重其修养功能,后者包括高雅的审美与人品道德,否则书法将会在表面的热闹中走向衰败。
徐利明教授在接受《中国艺术报》采访时说:“我们书法家搞书法创作,我认为要掌握一个原则:不仅要使书法作品能体现我们的个性追求、审美理想,同时要引导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向,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书法作品的创作要能够体现崇高的境界、高雅的品位,这样才能够引导人民群众如何欣赏书法、如何接受书法、如何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产生一种正面的、正能量的效应。这样的书法创作,不仅能体现我们的审美价值,同时也能够使人民群众获得审美的引导和帮助。”新华网转发了访谈视频。
江南,一方历史悠久、文脉深厚、艺绪丰逸之地。提起江南,人们就不禁想起杏花春雨的诗画水乡、风流雅致的才子佳人……江南,是诗人笔下最美的意象,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利明讲述了他眼中的“江南文化”。
在徐利明看来,“江南文化”首先呈现出“包容”的特点。中华文明多次在江南深度融合、休养生息,孕育了江南人包容吸纳的精神特质。改革开放以来,江南人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力带动了江南腹地至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精致,也是江南文化的一大特点,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便是对事物的讲究。以饮食文化为例,相较于其他区域的食材大杂烩,江南人更注重雅致精细、用材考究。“所谓‘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诗意文化的陶冶与渗透下,江南人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审美品位。”
“天下才子,半出江南。”作为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徐利明直言“一部江苏书法史,就是半部中国书法史”。他告诉记者,此前他带领团队编撰《江苏书法史》一书,发现自魏晋以来,江南一带涌现出不少书法大家,如王羲之、张旭、唐寅、文征明、董其昌等,而颜真卿、苏东坡、米芾等人,也都在江南区域长时间生活过,书法秀美婉约,尽显江南风致与儒雅之气。“不止书法,美术、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江南地域也都人才辈出。江南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浓郁风气。时至今日,江南依旧是全国科教高地和人才高地。”
江南之美似乎从未随时光老去。如何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内核、创新发展江南文脉?徐利明认为,首先应当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当前,很多人、很多事都在谈创新,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不够。”他以梅兰芳京剧表演艺术为例:梅兰芳花费数十年时间,下了很深的功夫学习京剧旦角表演的技巧,并在传统剧目中反复实践。在全面深入掌握京剧艺术本体的基础上,梅兰芳实现了创新,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能传递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作品。“有个词叫‘深入堂奥’,堂就是客厅,奥就是里屋,你只有经过客厅进入里屋,才能知晓整个房间的全貌,洞察房屋内部深处的奥秘。文艺创新也是如此。只有充分地认识并挖掘传统,才能谈创新,否则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徐利明说道。
在形式创新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个性。创新文化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创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力、智力和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是突破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出新之举。因此,重视乃至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是创新的基本要求。徐利明告诉记者,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江南文化已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脉系统。在新时代江南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个性化表达。“同质化的创新不如不创新。”徐利明笑着说道。
文旅融合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且效果显著。对于文旅融合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徐利明建议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徐利明认为,图书馆文旅融合尚属一个新生事物,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因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措施来进行管理,会产生诸如公共图书馆角色不明,定位不准,未建立文旅融合服务机制等问题。为此,徐利明对于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增强相关政策的针对性,明确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中的角色。首先要厘清“图书馆文化旅游”、“图书馆+旅游”等概念,其次要明确公共图书馆与文化旅游在事业与产业之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最后公共图书馆需要在文化、旅游、出版、影视等多个部门的协同下做好科学规划,制定针对性强的公共图书馆文旅政策。
第二,引导并带动公共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其在文旅融合中的功能定位。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找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地方文旅融合中的地位。其次,公共图书馆要将资源整合作为基础,对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场馆资源、文创资源等进行全面梳理,并有机整合成符合地方旅游特色的文化资源集合,找准新的文旅融合创新点,最后着重开发并提供相应的文旅创意产品及服务,加强对相关产品、服务的游客满意度调研,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质量,促进转型与发展。
第三,建立公共图书馆围绕文旅融合服务的机制。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和服务制度。其次,健全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组织机制。最后,建立图书馆文化旅游项目绩效评估机制。
徐利明谈到,目前,我国文旅融合的路径与模式不断延伸,多地公共图书馆开展了研学旅行、城市书房、主题图书、景区书房等文旅融合实践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希望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发挥公共图书馆更多的资源优势。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信息公开网)